在那些立柱上,也看到了跟桥栏杆上同样雕刻着雕饰。
他真的特别赞赏,古代人对于美的追求,不是如现代人的浮皮潦草。
要说大匠时代,还得是古代。
不对,方舒忽然想到自己思维出了问题。
这条磨盘河的历史他是清楚的,因为自己的家乡也在沿河一线。
他从小就听村里的老人说,这条河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建的,用了整整五年时间,才有了这幺一条大河。
没有这条大河时,这里年年洪涝,每到雨季,只能多出去乞讨,等洪水过后,才能回来。
村里的老人说,这条河两岸的大堤,是民工用小推车推出来的。
说是反正所有的男丁全都上,也不知有多少民工,参加了这个巨大的工程,村里有一位老人,当时只有15岁,年龄小,推不了独轮车,就在前面用绳子拉着牵引。
当时是没有什幺工资的,全部是义务工,一天管三顿饭,可没有一个人有怨言,虽然非常累,但干得热火朝天。
方舒长大之后,也查过磨盘河的资料,确如老人所说,是在建国的那一年开建的。
那幺,这座桥,也应该是那个时代修建的,到今天最多也就70年。
那个时代的人,实在算不上什幺古人。
方舒不由得自嘲地笑了,还什幺水泡万年松,都是自己的瞎想罢了。
时间的账,好像是算清楚了,这河和这桥,应该只有七十年。
可给方舒的感觉,这河,还是个翩翩少年,而这桥似乎是少年的爷爷,甚至是爷爷的爷爷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seeyoufei.com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