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刨刃与底面之间的倾斜角度,是刨子的关键参数。
关于这个角度的确定,有一句口诀:“立一卧九,不推自走。立一卧八,费力白搭。”
这句口诀意思是,立一卧九是比较合适的角度,立一卧八的角度就过大了,会比较费力。
立一卧九,说的是一个比值:1寸比9分,即10比9。
古代木工常用正切值来表示角度,设刨刃与底面夹角为A,则立一卧九就表示A的正切值tanA = 10/9,A为48度左右。
古人之所以用正切来表示角度,原因之一就是不需要量角器,就可以将角画出来:只要画出立一、卧九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,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角度。
肖恩将刨仓后侧的斜坡角度做成立一卧九,刨刃就固定在这个斜坡上。
刨仓挖好后,在刨仓两侧、刨刃上方的位置钻孔,在孔中横向穿一个小铁棍,这个铁棍俗称“千斤”。
在千斤与刨刃之间塞一个木楔子,牢牢挤住刨刃,就把刨刃固定住了。
最后,在刨仓后方横着安装一个把手,刨子就做好了。
然后肖恩就开始做框锯。
框锯又叫拐子锯,是我国木工传统用锯。它的框架是一个工字型的木架,工字的上下两根横木都需要用手持握,所以要削成适合手握的流线,俗称拐子。工字中间的竖梁俗称“锯梁”,锯梁与拐子之间通过榫卯连接。
好在他们现在有了凿子,挖榫眼、做榫头不在话下。
Loading...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】or【退出阅读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尝试更换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Edge浏览器】打开多多收藏!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、Wifi。
收藏网址:www.seeyoufei.com
(>人<;)